后湖印象

作文网 2023-02-03 16:57:10 阅读 12

后湖印象

后湖被称为湖,却没有水!

后湖长满了草,还有两座塔!

汽车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公路,过佛坪,到拜石,路越来难走,我怀揣着对后湖深深的向往,不想放过车窗外每一个陌生而新奇的景色,山上黄栌、银杏和那些叫不上名的树,红橙黄绿,山间层林尽染;偶见瀑布飞流而下,宛若银丝点缀在层峦叠嶂,秋阳、秋云、秋山、秋水、秋韵悠悠入画卷。

走过颠簸的土路,上去陡坡,眼前豁然开朗,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草原“后湖”呈现在眼前,四周的山包将这里围成了盆地,远处一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,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也许就这样感觉吧!

张开双臂踏着软软的草地,越过一条小溪,来到一座山丘旁,两座明代石塔巍然耸立,这也许就是文峰塔和喇嘛塔了,据史料记载这里原本有一处寺庙名字叫五顷寺,属皇家所封赐,规模宏大,但由于年代久远,寺庙早已不复存在,只留两座石塔,据专家考证,其为元代所建,塔高均为3.25米;文峰塔为6层重檐六角形阁楼式建筑,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;喇嘛塔由塔基、塔身、塔刹三部分组成,塔基平面六角形须弥座,塔身中空呈宝瓶状,塔刹为四层出檐,最上面为法轮刹顶。斗转星移,时代变迁,如今只留下斑驳的古塔见证着后湖的世事轮回,站立塔前良久,不由感叹古时工匠的艰辛与不易,在那遥远的时代,没有现代工具的辅助,这样的连绵大山,仅凭人力修建起这样的石塔,需要凝聚修建者多少的血汗与智慧.......,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,今人不见古时景,空留古塔对今人,我们也只能从这块块垒石中去猜想昔日塔寺盛景。站在这片净土,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,这风中淡淡湿润的青草气息,让人感觉恬淡而平和,山的博大、包容足矣净化躁动的心灵,目之所及皆是美好!

听说这里由于长年山泉流经,草地下面形成了很多的浅沼泽,回程我们的车在调头的时候,后轮还是不慎陷在草地的沼泽里,众人推、拉、拽协调,成功将车从沼泽里推了上来,古人协力建塔,今人奋力推车,我们着实体会了一把团结、凝聚的力量,朋友们相互擦拭着那些溅在脸上、身上的“幸福的泥点子”,欢声笑语在后湖的草原荡漾。

途中小憩,沿着土路信步走近一户农家,土屋老瓦,群山为靠,木桩为篱,几吊金黄的玉米挂在房檐下,;门前菜地里火红的辣椒像美人性感的手指;萝卜缨子下青里透白的萝卜若隐若现;田埂上菊花金黄,茱萸透红;远处那些落尽树叶的柿树,黝黑的枝桠上“红灯笼”似的柿子甚是诱人;一只松鼠拖着大尾巴沿着树干“呲溜”一下没了踪影;电线杆的顶端,一只幼鹰停在上面鹰嘴如钩,眼神敏锐,一步一景乡村田园的独特景色令人着迷。

已过饭时,择一农家,取柴做饭,几瓢山泉,一把玉米糁,盐巴、调料、青菜、糊涂面,锅内腾腾热气,房顶袅袅炊烟,山村晚秋顿时有了滋味和温度;在房前点起一堆篝火,噼噼啪啪火苗窜动,有人围火谈笑,有人对火托腮沉思,远山静默,秋色逶迤,清溪潺潺声入耳,火光摇曳映眼眸,我坐在这里不想走,想等那月芽爬上山坳,携一壶老酒,三五好友,促膝浅酌,邀一邀明月,敬一敬过往,话一话近况,倦了和衣而眠,借清秋一晚,揽星河入梦,梦中后湖春深景胜,青草如茵,牛铃儿声响清脆、悠远……!



声明
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