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走在格子与键盘之间
作文网 2023-04-20 09:58:07 阅读 78
人的一生由幼年、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这几个阶段组成。时间飞逝,幼年在动荡中生活,童年在饥饿中煎熬,青少年时期在歧视中成长,中年在忙碌与艰辛中度过,不知不觉已经进入老年。余下的日子不想被人控制,不想为钱操心、奔波。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吗,干点什么让身体不闲着,使脑子不空虚。为此犹豫、徘徊过。有心玩盆景,在精力、体力、经济上做了投入,确实认认真真地玩了几天。
但老了就是老了,身体出现了毛病,孩子们不放心我独自生活,便把我收编了。闲暇之余总不能整日游手好闲,总得做点什么。我坚持记日记已经几十年,先把日记整理一下,对自己的前几十年做一个总结,也为孩子们留下点无形资产。经过半年多的筛选、整理,也便有了《淡淡的印迹》这本日记集。
本子印成后,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,把自己这坎坎坷坷、忙忙碌碌、辛辛苦苦的前半生所经历过的诉诸笔端,展示给后人。有人说老得只剩回忆了,有回忆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,连回忆都没有也就无所谓人生,有一个值得回忆的人生应该骄傲。人生如一道风景,敞开胸怀把自己的每一个景点展示给别人不是也很好吗?不管你的景点是大气磅礴,还是秀丽得如一朵小花,都是独特的,别人所没有的。只要不是一生恶行累累,贪得无厌,坏事做尽,都值得回忆。
用笔把内心的东西形成到书面上有人称之为“爬格子”,于是也学着爬格子,等搜肠刮肚地把字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所谓的文章,想展示出去也是难事,后来发现网络上有可以展示作品的地方,于是也就有了“扫花网”上的这几篇文章。很庆幸对电脑入了门,不然一切还无从谈起,对电脑如果一窍不通将是人生的遗憾。
回想学电脑的过程也很有趣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说法:到二十一世纪不会电脑等于文盲。但那时电脑不普及,没有机会接触电脑,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。2003年学校有了电脑,为了不想成为科技盲,大家都想学,学校也支持,几个人商量后请了一个懂电脑的来教。他按在学校学的一套传授给我们,什么扛特儿、恩特儿、我的,把神奇的电脑教得更加神奇。学了一段时间,除了会开机关机,别的什么也没有学会,最后散伙了。
2008年孩子们更新电脑,把旧电脑让我带走,还给我买几本学电脑的书,可都是办公用的,不实用。后来我买了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的《老年人学电脑》,简单,易懂,好掌握。我很快就学会了,在网上聊天,购物,传输文件,不能说得心应手,至少是入了门,不是科技盲了。后来我自己也换了一台新电脑,操作起来流畅好用。
书到用时方恨少,写文章是个难事,有时想好一个内容,可坐下来成文时,不是文思如泉涌,而是绞尽脑汁不知道从哪里下笔,只好搁浅。提笔忘字,提笔无词是常有的事。知道自己一顿饭吃几个馍,写出来的豆腐块充其量也就是“下里巴人”,达不到一定的高度,上升不到一定的境界。看着别人的文章满篇华丽词汇我望尘莫及,于是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走爬格子这条道。但读了老舍、胡适、朱自清、梁实秋、季羡林等名家的文章,他们用生活般的语言娓娓道来,给人启示,令人警醒,虽不是华丽辞藻堆砌出来,却更显其生活中来,大众中去的大家风范。世界上既需要老舍、胡适、朱自清等名家那样的参天大树,也需要一两片叶子支撑着生命的无名小草来衬托。不求别人欣赏,只求一吐为快。花甲之年才开始走这条道,有时就怀疑是不是晚了点儿,但既然走上了这条道,就一直坚持着走下去吧。
声明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或转载于其他网站,本站不以此文作为商业用途
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作者。